一、畜禽养殖场选址技术规范?
下面内容是我的回答,畜禽养殖场选址技术规范是确保养殖场建设合理、环境优美、动物健壮的重要标准。
选址应远离居民区、水源保护区、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,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。
要选择地势平坦、排水良好、空气流通的地方,有利于动物的生长和健壮。同时,要考虑到饲料来源的便捷性和养殖场废弃物的处理方式,确保养殖场的可持续提高。
最后,要遵守民族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,确保养殖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。
二、环保技术规范?
为贯彻执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》、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》,落实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》,规范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职业,制定本标准。
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总体要求、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的编制要求。
本标准适用于按规定编写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》的公路建设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职业。需填写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》的公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。
三、养殖场选址方案?
答:养殖场选址很重要,应该根据所养物种的特性来养选,养鱼养鳖的当然要选水质好排灌方便的地方为上,养猪就要选远离村庄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之地了。
四、养殖场选址距离?
养殖场选址必离居民区五百米以上,才不造成居民区水域环境污染。
五、畜禽养殖场选址要求?
:
地形要求场址的地形应开阔整齐,有足够的面积,便于合理布置养殖场建筑和各种设施,并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。
地势要求场址应地势高燥、平坦,有缓坡。在坡地建场时,要求背风向阳,坡度一般以1%-3%为宜,最大不超过25%。
土壤质地要求养殖场场址的土壤透气性和渗水性适中,场区空气卫生状况较好,抗压能力较大,不易发生冻土,建筑物也不易受潮。
水源要求养殖场场址要求水量充足,满足场内各项用水;水质良好,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;便于防护,不易受污染;取用方便,处理技术简单。
六、养殖场选址怎样选择?
不同养殖场选择标准是不一样的,把我的豪猪场的选址要点和你分享一下吧。
1、符合民族要求。
①符合当地规划,不能随便选址,不能选择耕地。不能建在居民区。有环保设施,环评达标。②证件办理。上报国土所申请,需职业人员现场实地勘察确认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。养豪猪必须拥有养殖用地证明。环评手续、规划意见、立案备案手续、动③物防疫条件合格证、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、生产经营取可证,还要取得林业局”三有动物训养许可″备案成功后才能正式开始养殖。
2、有利于防疫灭病、且便于生产和减少工程投资。
选择豪猪场址应考虑豪猪场的防疫难题,并应在不影响防疫的同时,猪场建成后产品及饲料等进出猪场运输及供电、供水诸影响,最后确定豪猪场的防疫间距。防疫间距一般为:
①距工厂、学校、村镇及居民区500米以上,且处于下风位置;
②距主干公路、铁路和河流等交通频繁的地方500米以上;
③距畜禽养殖场、屠宰场、肉食加工厂、皮毛加工厂应在2公里以上,并位于上风位置。
3、地势高燥、避风向阳、排水方便。
低洼潮湿的场地,不利于豪猪的体热调节和肢蹄发育,而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存,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,而且雨季到来,常常受到洪水威胁,也不利于防疫。故要求所选地面应高出当地历史洪水线以上,且地下水位应在2米下面内容。避风向阳可减少冬春风雪的侵袭,提高猪舍温度,并保持场区小气候的相对稳定。为了便于排水,防止积水和泥泞,地面应平坦而稍有坡度,一般以1%~3%的坡度较理想,最大坡度不得超过20%。
4、水源充足,水质良好,且便于取用水源是建设豪猪场必须考虑的条件其中一个。
一个养殖场,特别是大型规模化养殖场,每日饮用、冲圈、调制饲料,以及饲养管理人员生活用水等用水量相当大,因此必须有一个充足的水源,且水质不经处理最好能达到饮用标准为理想。一般山泉水、地下水最理想。
5、场地土质坚实、渗水性强、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过。
不宜在含有大量碎石的地带建猪场,这样土质结构利于排水,然而缺点是夏季反射的热量过多,冬季不易保温。也不要在黏土上建猪场,黏土通透性不强会导致排水不畅而积水,黏性大不易清扫。
可选择低水位的沙壤土作为猪场建设用地,沙壤土排水性良好,质地均匀稳定性好,而且吸湿性和导热性都相对较小。
6、道路畅通。
能够通过9.6米以上大车通过。
7、电力保障。
基本要求有稳定电力供应,满足负荷、不断电。
在实际生产中,很多老板由于选错地址,出现了政府拆迁、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、道路不畅通、时常断电、排污不方便等难题,选址每一项我们都要考虑到,才能保障我们正常生产。
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,
七、水产养殖场技术规范
水产养殖场技术规范
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部门其中一个,其规模庞大,种类繁多。为了保证水产养殖业的健壮提高,提高养殖效益,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水产养殖场技术规范,以保证养殖场的规范化管理,提高养殖质量和产量。
1. 水质管理
水质是影响水产养殖质量的关键影响其中一个,合理的水质管理是养殖场成功运营的基础。根据相关规范要求,在水产养殖场应进行下面内容水质管理措施:
- 定期监测养殖水体的pH值、溶解氧、温度等指标,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。
- 合理使用水质调节剂,如氯化钙、碳酸氢钠等,以维持水体的稳定性。
- 避免养殖场周边的污染源,减少水体的污染物负荷。
2. 养殖设施建设
养殖设施是水产养殖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科学合理的设施建设对于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。水产养殖场技术规范对养殖设施建设提出了如下要求:
- 养殖场的场地选择应远离工业区和有害气体排放源,以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。
- 养殖池塘的规划和建设应符合生物学特性和养殖需求,确保合理利用土地资源。
- 养殖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通风、排水、遮阳等影响,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。
3. 疫病防控
疫病是水产养殖中的常见难题,严重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。因此,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是保证养殖业稳定提高的关键。水产养殖场技术规范要求养殖场采取下面内容措施进行疫病防控:
- 定期对养殖鱼类进行疫苗接种,提高其免疫力。
-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,对病死鱼及时处理,防止疫情扩散。
- 养殖场要加强卫生管理,保持场地、设施的清洁卫生,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。
4. 饲料管理
饲料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,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,减少养殖成本。根据水产养殖场技术规范的要求,养殖场应做好下面内容饲料管理职业:
- 选择适合养殖鱼类的饲料,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。
- 按照鱼类的生长阶段和需求,科学合理地投喂饲料,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浪费。
- 定期清洗饲料池和喂食器具,防止饲料变质和传播疾病。
5. 环境保护
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,保护环境是水产养殖场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影响。水产养殖场技术规范要求养殖场采取下面内容环境保护措施:
- 养殖场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案,确保废水的达标排放。
- 加强养殖场周边环境的保护,禁止乱倒废弃物,减少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。
-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,减少养殖经过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。
水产养殖场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,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。养殖场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,提升养殖技术水平,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健壮可持续提高。
八、建养殖场选址的条件?
一、天然条件选择
(一)地形
要求场址的地形应开阔整齐,有足够的面积,便于合理布置养殖场建筑和各种设施,并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。
(二)地势
养殖场场址应地势高燥、平坦,有缓坡。在坡地建场时,要求背风向阳,坡度一般以1%~3%为宜,最大不超过25%。地势应选择至少高出当地历史洪水线以上,地下水位在2m下面内容,场地平坦,可减少建场施工土方量,降低基建投资。
(三)土壤质地
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。通常分为砂土、黏土和砂壤土三大类,其中砂壤土导热性小,热容量较大,土壤温度相对稳定,对畜禽机体健壮和生长生产有利,是作为养殖场场址的较为理想的土壤质地类型。在实际养殖场场址选择中,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,选择最理想的土壤是不容易的。这就需要在畜舍的设计、施工、使用和其他日常管理上,设法弥补当地土壤的缺陷。
(四)水源
要求水源:水量充足,满足场内各项用水;水质良好,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;便于防护,不易受污染;取用方便,处理技术简单。
二、社会条件选择
(一)地理位置
养殖场应选在居民点的下风向且地势较低处,但要避开其污水排出口。不应选在化工厂、屠宰场、制革厂等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处或附近。养殖场与居民点的距离,一般养殖场应不少于300m,大型养殖场应不少于1000m。与其他养殖场的距离,一般养殖场间应不少于300m,大型养殖场间应不少于1000m。
(二)交通条件
养殖场要求交通便捷,特别是大型集约化的商品场,饲料、产品、粪尿废弃物运输量很大,故应保证交通方便,然而养殖场交通干线往往又是疫病传播的途径,因此,在选择场址时,既要考虑到交通方便,又要使养殖场与交通干线保持适当的卫生间距。一般距一、二级公路和铁路300~500m;距三级公路100~200m;距四级公路50~100m。
(三)供电条件
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养殖场,必须具备可靠的电力供应。应尽量靠近原有输电线路,缩短新线架设距离,最好采取工业用电和民用电两路供电,同时配置发电机。
(四)饲料供应
饲料费一般占生产成本的70%左右,选择场址时应考虑饲料的就近供应,草食畜的青饲料尽量由当地供应,或本场安排饲料地自行种植,以免因大量粗饲料长途运输而提高成本。
(五)土地征用
选择场址必须符合本地区农牧业生产提高总体规划、土地利用提高规划和城乡建设提高规划的用地要求。必须遵守特别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制度,不得占用基本农田,尽量利用荒地和废弃庄院建场。大型养殖企业分期建设时,场址选择应一次完成,分期征地。近期工程应集中布置,征用土地满足本期工程所需面积。远期工程可预留用地,随建随征。
(六)其他社会条件选择
场址的选择还应考虑产品的就近销售,以缩短距离,降低成本,减少产品消耗。同时,也应注意养殖场粪尿和废弃物的就地处理和利用,防止污染周围环境。
九、养殖场错误选址谁负责?
谁同意审批谁负责。养殖场建设选址必须符合相关要求,对于选址存在难题的错误选址严格的说还是谁同意谁审批谁负责。由于审批的单位同志才能熟悉民族标准丶相关规范,才可以判断对与错。
十、北流市养殖场选址?
猪场场址的选择,应根据猪场生产特点、生产规模、饲养管理方式及生产集约化程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,地势、地形、土质、水源,以及居民点的位置、交通、电力、物资供应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影响,进行科学规划设计。
(1)地域与地形地势
猪场应选地势高燥、平坦或有缓坡,背风向阳的无疫区内,土壤通透性好,地下水位低,无洪涝威胁,通风良好,切忌把大型养猪场建到山洼里,以免因污浊空气的积聚,导致场区常年空气环境恶劣。
选址要确定面积。要生产、管理和生活区的实际需要与今后扩建、加工、屠宰、粪便处理、牧草种植与提高的需要,要充分留有余地。
(2)猪场场址的生物安全性
猪场场址的选择必须符合人畜相处的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要求。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,为了避免气味、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,必须距离村镇居民点、集贸市场以及工厂或其他畜禽场1000米以外。要避免人畜争地,可选择荒坡闲置地。最好选择场址周围有广阔的种植区域,可保证较大的粪污吸纳量及建设配套的排污处理设施场地,使有机废弃物经过处理达标后能够循环利用。禁止选在旅游区、天然保护区、人口密集区、水源保护区、民族基本农田保护区、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及民族规定的禁养区。
出于防疫考虑,新建猪场不宜选在发生过疫病的旧场或附近疫情复杂的地方。
(3)交通便利
在保证交通方便的情况下,应合理确定猪场场址与交通道路的距离。要求猪场距铁道和国道的距离不少于2000~3000米,距省道不少于2000米,县乡和村道不少于500~1000米,与居民点距离不少于1000米,与其他畜禽场的距离不少于3000~5000米。周围要有便于生产污水进行处理以后(达到排放标准)排放的水系。猪场通过专用道路与公路相连,避免将养殖区连片建在紧靠主要公路的两侧,避免噪声和病原微生物的污染。如果利用防疫沟、隔离林或围墙等屏障将猪场与周围环境分隔开,则可适当减少这种间距,以方便运输和对外联系。
(4)水源水质
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,水质良好,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。水源水量必须满足场内猪群饮用、绿化、防火及生活等的需要。场址的选择应远离化工厂,以免水源受到污染。场内饮用水必须经过卫生检验后才能使用。
一般来讲,饮水质量涉及三大指标,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、细菌学指标、毒理学指标。在建场之初就必须进行抽样检查和定期抽样控制,以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标准,避免水质的污染。